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退化山地草原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措施、实施步骤及效果监测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退化山地草原的生态修复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graded Mountain Step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1502T 018-2024 退化山地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退化山地草原生态修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实际出发,结合了区域特点和生态修复的实践经验,对指导当地退化草原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明确了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其中提到“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生态修复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优先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例如,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的乡土植物,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造成新的生态问题。
其次,关于植被恢复的具体措施,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步骤。包括土壤改良、种子播撒、灌溉管理等环节。特别是在土壤改良方面,要求根据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或种植绿肥作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强调了播种季节的选择,一般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以利于植物生长。
再者,标准对后期管护也做了明确规定。修复后的草原需要定期监测和维护,确保植被能够稳定生长。这包括控制放牧强度、防止非法采挖等活动。此外,还建议建立长期的生态监测体系,收集数据用于评估修复效果,并据此调整后续的管理策略。
最后,标准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修复项目中来,通过教育宣传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总之,《DB 1502T 018-2024 退化山地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为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退化山地草原生态修复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它不仅涵盖了前期准备、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还包括了后期维护以及社会层面的合作机制等内容,是一份非常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