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燕麦干草捆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地区饲用燕麦干草捆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Oat Hay Bales for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346—2024饲用燕麦干草捆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饲用燕麦干草捆的加工流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畜牧业的需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要求所使用的燕麦应为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并且在收获时需达到适宜的成熟度。具体来说,当燕麦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枯黄,上部仍有部分绿色叶片时即为最佳收割期。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最终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其次,在干燥处理环节,标准强调了自然晾晒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将新鲜刈割后的燕麦摊开厚度控制在8-10厘米之间,以利于水分快速蒸发。同时,为了防止霉变,还需定期翻动草料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此外,还特别提到如果采用人工加热设备,则温度不得超过45℃,以免破坏营养成分。
对于打捆操作,本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技术指标。例如,每捆重量应在15-20公斤范围内浮动,且密度不低于150kg/m³。这样做不仅便于储存运输,还能有效减少损耗。另外,在包装过程中必须使用防潮性能好的材料,并确保密封良好,以防外界湿气侵入导致品质下降。
再者,关于仓储管理部分,建议将成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的影响。同时,每隔三个月要检查一次库存情况,一旦发现有结块或发霉现象应及时处理。另外,还鼓励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跟踪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
最后,在质量检验方面,除了常规的感官检测外,还增加了对粗蛋白含量、纤维素比例等理化性质的测定项目。这些量化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实际价值,并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DB15/T 3346—2024饲用燕麦干草捆加工技术规程》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出厂涵盖了多个重要环节,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遵循此标准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还有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