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圈窝种草半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草原退化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mi-mechanized Operation of Circle Pit Grass Seeding in Qingha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247-2024圈窝种草半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圈窝种草半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高寒牧区的圈窝种草半机械化作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环境条件,确保技术措施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2. 术语和定义:
- 圈窝种草:在草场建设中采用机械方式挖掘种植穴并完成播种、覆土等工序的过程。
- 半机械化作业:利用机械辅助人力完成整个种植过程的方式。通过明确这些术语,便于理解和执行具体的操作步骤。
3. 作业前准备:
- 场地选择: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作业。
- 机械调试:确保所有机械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特别是挖坑机具需要调整到适合当地土壤特性的深度和宽度。
4. 主要技术要求:
- 挖穴规格:规定了挖穴的直径和深度,通常为直径30厘米左右,深度20厘米上下。这样的尺寸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发育。
- 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播种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植被覆盖率的同时避免过度拥挤影响个体成长。
- 覆土厚度:覆土层厚度一般保持在5至8厘米之间,既能有效保湿又能防止种子被风吹走或动物啃食。
5. 质量检验与验收:
- 成活率检查:种植后三个月内需对成活情况进行评估,合格标准为不低于85%。
- 生长情况监测:定期观察幼苗生长状况,记录其高度、叶片数量等指标,作为后续管理决策依据。
6. 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
- 使用机械设备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防护措施;
- 遇恶劣天气停止施工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部分,对于提高青海省高寒牧区圈窝种草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此规程,共同促进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