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室气体观测站建站的选址原则、环境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以及观测场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温室气体观测站的选址及建设。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Observation Stations - Part 1: Site Selection and Observation Field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237-2024《温室气体观测站建站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选址及观测场室要求》是青海省针对温室气体观测站建设制定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对观测站的选址、观测场室的布局与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要求
# 5.1 地形条件
标准指出,观测站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且稳定的区域,避免地形复杂或易受干扰的地方。这是因为地形复杂可能会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而地势不稳则可能导致观测设备损坏或不稳定运行。例如,山地或丘陵地区可能会导致局部风场异常,从而影响温室气体浓度的测量结果。
# 5.2 环境条件
在环境条件方面,标准强调了远离工业污染源、交通干道以及其他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具体来说,观测站周围500米范围内不应有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设施,如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此外,观测站还应避开强电磁干扰源和强噪声源,以确保观测仪器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精确的数据。
# 5.3 气象条件
标准要求观测站所在地应具有典型的气候特征,能够代表所在区域的大气状况。这意味着观测站的位置应该能够反映整个区域的平均气象条件,而不是某个特定地点的特殊情况。例如,如果某地存在局部的小气候现象(如山谷风),那么该地就不适合作为观测站的位置。
观测场室要求
# 6.1 建筑结构
标准规定观测场室应采用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建造,并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性能。这是因为温室气体观测需要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建筑结构必须能够抵御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观测场室内部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湿气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
# 6.2 设备安装
关于设备安装,标准明确了观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观测设备应当固定牢固,避免因震动或移动而导致测量误差。此外,设备之间的布置应合理,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维护人员操作,并且要考虑到设备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 6.3 安全措施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标准还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比如,在高风险作业环境中,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对于高压电气设备,则需按照相关规定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以上是对DB63/T 2237-2024中有关温室气体观测站选址及观测场室要求的一些重点解读。这些规定旨在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