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中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进行数据获取、处理与应用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和成果质量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阶段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AV Oblique Photogrammetry in High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868-2023《公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范》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公路建设中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利用无人机搭载多镜头倾斜相机获取地面目标不同角度影像数据,通过空三加密、影像匹配等技术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测量方法的核心在于使用无人机平台与倾斜摄影技术相结合,强调了其在获取多视角影像方面的独特优势。
2. 作业流程
- 任务规划:包括飞行区域划分、航线设计等内容。要求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航高、重叠度及旁向重叠率等参数,确保数据采集全面且有效。例如,规定了航高一般不超过100米,并且重叠度应保持在70%-80%之间,以保证影像质量的同时兼顾效率。
3. 数据处理
- 影像预处理:对原始影像进行去雾、去阴影等预处理操作,提高后期处理精度。具体措施如采用专业软件去除由于大气条件导致的图像模糊现象,以及修正因地形遮挡产生的阴影影响。
4. 成果要求
- 精度控制: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5厘米,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3厘米。这意味着最终形成的三维模型需要达到非常高的精确度,能够满足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求。
- 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表面模型(DSM)以及三维点云数据等。这些成果将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用于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及监测等多个环节。
5. 安全与环保
- 在执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在人口密集地区作业时要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并制定应急预案;同时注意保护植被不受破坏等。
以上内容只是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运用规范中的各项规定。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