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园区内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的编码规则、编码结构及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园区中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的设计、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Park Lighting - Part 3: Geographical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Rules for Street Ligh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ZSA 028.3-2024《智慧园区照明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编码规则》是指导智慧园区内路灯地理信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文件。本文将以新旧版本中关于“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编码规则”的变化为核心,重点解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编码规则的变化
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编码规则进行了优化调整,主要体现在编码结构更加细化以及兼容性增强两个方面。
# 编码结构的细化
旧版标准仅提供了基本的三层编码体系,即区域代码、路段代码和灯具序号。这种简单的三层结构虽然便于初步识别,但在面对复杂地形或大规模部署时显得力不从心。新版标准则引入了四层甚至五层编码体系,新增了功能区分类和特殊用途标记等细节字段。
例如,在原两公里长的一条主干道上,所有路灯可能使用相同的区域代码和路段代码,仅仅通过灯具序号来区分。而在新版标准下,则可以通过增加功能区分类(如商业区、住宅区)进一步细分,使得每个区域内的路灯都能获得独一无二且易于理解的编码。
# 兼容性的提升
为了适应不同城市间数据交换的需求,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与其他国家标准之间的兼容性。这意味着采用此编码规则不仅能满足本地化管理要求,还能确保与其他智慧城市项目之间信息共享无障碍。
应用方法详解
假设某智慧园区正在实施路灯智能化改造工程,并希望遵循TSZSA 028.3-2024标准来设定路灯地理位置标识编码。以下是具体步骤:
1. 确定基础编码:首先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划分出若干个功能区,并为每个功能区分配唯一的区域代码。
2. 划分路段:对于每一个功能区内存在的道路,按照一定逻辑给每条路赋予相应的路段代码。例如可以依据道路长度或者重要程度排序。
3. 指定灯具序号:沿着每条道路依次编号路灯,确保每盏灯都有一个连续递增的灯具序号。
4. 加入附加信息:如果需要更高精度定位,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添加更多描述性元素,比如朝向标志、高度信息等。
通过上述方式生成出来的完整编码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每盏路灯的具体位置,还方便后续维护人员快速找到目标设备进行检修工作。
总之,《智慧园区照明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过对编码规则的完善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与准确性,这对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