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染地块原位热脱附修复效果评估的工作程序、评估内容、监测要求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原位热脱附技术进行修复的污染地块修复效果评估,其他类似场地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valuation of In-situ Thermal Desorption Remediation Effect on Contaminated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80-2024《污染地块原位热脱附修复效果评估技术指南》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污染地块原位热脱附修复后的效果评估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评估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本指南适用于采用原位热脱附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后的效果评估。评估的对象主要是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等污染物。
评估内容
1. 污染物浓度变化:要求对修复前后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确保污染物浓度达到修复目标值。
2.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土壤温度、含水量、pH值等的变化情况,这些因素会影响热脱附的效果。
3. 地下水质量:监测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防止因修复过程导致地下水污染。
采样与分析
- 采样点布设:应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布置采样点,确保代表性。
- 样品保存与运输: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条件保存和运输样品,避免二次污染。
- 实验室分析方法:推荐使用气相色谱法(G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等先进的分析手段,保证数据准确性。
数据处理与评价
- 统计分析: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处理监测数据,如均值、标准差、置信区间等。
- 达标判定:依据修复目标值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未达标的区域需提出进一步处理建议。
安全措施
在实施评估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特别是涉及到高温操作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以上是对DB32/T 4680-2024标准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