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头小菊切花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定植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多头小菊切花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Multi-headed Chrysanthemum Cut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7T 1049-2023 多头小菊切花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布的关于多头小菊切花设施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该规程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早霞”、“晚霞”等品种被推荐用于设施栽培。这是因为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二、土壤与肥料管理
规程要求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并施足基肥。具体来说,每亩地应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则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确保养分供应均衡。
三、温湿度控制
设施内温度和湿度的调控直接影响到多头小菊切花的质量。规程建议白天温度保持在20℃至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至70%范围内。通过合理调节遮阳网覆盖程度以及通风换气频率,可以有效维持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四、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首先,要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其次,在发病初期可采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喷洒;对于严重发生的情况,则需要科学使用化学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操作,避免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
五、采收标准
当花朵开放度达到80%左右时即可开始采摘。采收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植物体内水分含量较高,有利于延长保鲜期。采收后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处理,并尽快运往市场销售或者进入加工环节。
以上就是对《DB3207T 1049-2023 多头小菊切花设施栽培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剖析。遵循此规程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