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规划管理、资源利用与保护及成效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Governance of Rural Public Spa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3/T 1038-2021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导则》作为江苏省宿迁市的地方标准,为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农村公共空间”是指村庄内部及周边用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日常活动的区域。这一定义明确了治理工作的范围,涵盖了农田之外的所有非私人占有土地。
治理原则
标准强调了依法依规、因地制宜、群众参与三大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并且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拆除违章建筑时,应当先由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方案,确保决策过程透明公正。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标准要求建立以乡镇政府为主导,村级组织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乡镇层面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开展整治行动;村委则需承担起宣传动员、监督执行等具体任务。同时鼓励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来推进项目进展。
主要内容
# 一、环境卫生改善
1. 垃圾处理:提倡垃圾分类收集,设置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运。
2. 污水处理:推广使用小型化、低成本的污水处理设施,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3. 绿化美化: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打造宜居环境。
# 二、基础设施建设
1. 道路硬化:对现有泥泞小道进行铺设水泥或者沥青路面改造。
2. 照明亮化:安装太阳能路灯或其他节能环保型灯具,提高夜间安全性。
3. 通信网络覆盖:加快光纤入户工程进度,保障宽带接入服务。
# 三、文化设施建设
1. 文体广场:利用闲置场地修建多功能运动场,供村民休闲娱乐之用。
2. 图书室阅览室:设立免费开放的文化场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3. 历史遗迹保护: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迹遗址予以妥善维护管理。
监督评估机制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标准还规定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每年度末由上级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检查验收组实地考察各村完成情况,并将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之中。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总之,《DB3213/T 1038-2021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导则》是一部全面细致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它不仅规范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行为准则,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