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苹果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授粉树配置、苗木繁育、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寒地苹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d Region App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769-2024寒地苹果生产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为寒地苹果的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寒地苹果生产应选择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如“富士”、“国光”等品种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极端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同时要求苗木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种植成活率和后期产量。
关于园地选择,规程强调应选在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pH值以6.0-7.5为宜,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在建园时要合理规划行株距,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株行距3米×4米或4米×5米,以便于机械作业和通风透光。
施肥管理方面,规程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并配合使用适量化肥。每年秋季结合深翻改土施入优质农家肥,每亩不少于3000公斤。春季萌芽前追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花期前后补充磷钾肥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则需增加钾肥用量以改善品质。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寒地苹果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规程建议采取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合理修剪、清除枯枝落叶、冬季刮除老树皮等方法减少越冬病原菌和虫源基数。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如代森锰锌、吡虫啉等,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使用,避免药害发生。
规程还特别提到,寒地苹果的采收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确定。通常情况下,晚熟品种应在自然落果前10天左右采摘,以保证果实充分成熟又不过度老化。采收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同时做好分级包装工作,确保商品果的质量。
总之,《DB21/T 1769-2024寒地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园地建设到田间管理直至采收销售,涵盖了寒地苹果生产的全过程,为果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案。遵循该规程可有效提升寒地苹果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