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与花生轮作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马铃薯与花生轮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Potato and Peanut Rotational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6T 80-2024 马铃薯花生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马铃薯与花生轮作栽培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准中最重要的条文之一是关于轮作制度的选择。标准指出,马铃薯与花生的轮作周期应为两年,即第一年种植马铃薯,第二年种植花生。这种轮作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并提高作物产量。具体来说,在马铃薯收获后,应立即进行翻耕整地,施入有机肥料作为基肥,为下一季花生种植做好准备。
另一个关键条文涉及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标准要求在播种前15天左右,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处理。对于马铃薯,需选择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种薯,采用切块播种法,每个切块至少保留两个芽眼。而花生种子则需要进行晒种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此外,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确定播种密度,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施肥管理也是标准中的重点内容。标准建议在马铃薯生长期分三次追肥,分别在出苗期、开花初期和块茎膨大期进行。第一次追肥主要补充氮肥,促进幼苗生长;第二次追肥侧重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第三次追肥则以钾肥为主,促进块茎充实。而对于花生,则应在苗期和结荚期各施一次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
病虫害防治部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标准推荐使用物理方法如覆盖防虫网、设置诱捕器等措施来减少害虫侵害。同时,要密切监测田间病虫害动态,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采取化学药剂喷洒或其他适当手段控制病情蔓延。
最后,关于收获时机的选择同样不容忽视。标准规定,当马铃薯叶片大部分枯黄且地下块茎已充分膨大时即可采收;而花生则应在荚果大部分变黑、果壳硬化时收获。正确的收获时间不仅关系到产品的品质,还直接影响到下一轮作物的种植安排。
总之,《DB4206T 80-2024 马铃薯花生轮作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指导,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有助于实现高效、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