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芝乌龙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标识包装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林芝地区乌龙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Title:Linzhi Oolong Tea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林芝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DB5404T 0016-2024)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当地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规定了用于制作林芝乌龙茶的鲜叶应来源于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并且需要符合NY/T 5019的要求。这意味着所使用的茶叶原料必须是经过认证的有机或绿色食品级别的茶叶,确保其安全性与品质。
加工环境
加工车间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及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施。此外,还要求有独立的仓库用于存放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以防止交叉污染。
初制加工
初制过程中强调了萎凋的重要性,指出萎凋时间应根据天气状况调整,通常在8至12小时内完成。萎凋适度的标准为叶片柔软、折而不断且散发出清香气味。
发酵工序
发酵室内的温度宜控制在20°C至30°C之间,相对湿度则维持在75%左右。发酵程度需达到“青气消失,花果香显现”的状态,这一步骤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香气类型。
干燥处理
干燥环节采用低温慢烘的方法,第一阶段温度设定为80°C至90°C,持续约1小时;第二阶段降低至60°C至70°C直至完全干燥为止。此方法有助于保留更多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并提升口感。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了概述性说明,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