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树种植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种植技术、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茶树的种植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Plan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310-2023《茶树种植技术规程》是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茶树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规程要求选择土壤pH值在4.5至6.5之间的地块进行种植,同时需确保排水良好、光照充足。这主要是因为茶树偏好酸性土壤环境,并且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根系腐烂。
2. 品种选择:推荐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应优先考虑耐寒性强的品种;而在低洼易涝地带,则要选择耐湿性的品种。
3. 定植密度: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确定合理的行距和株距。一般情况下,单行条栽时行距为120厘米左右,双行条栽时行距为90-100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每株茶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 施肥管理:强调基肥施用的重要性,提倡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年至少施一次冬肥,用量约占全年施肥总量的40%以上。此外还应注意微量元素如锌、镁等缺乏症防治。
5. 灌溉措施:对于干旱季节或降水不足时期,应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方式补充水分。特别是在幼苗期和采摘前期需保持适度湿润但避免积水现象发生。
6. 病虫害综合防控:鼓励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生物制剂以及合理轮作制度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当必须使用化学药剂时也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7. 修剪整形:定期对茶园进行轻度修剪有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梢萌发。成龄茶园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重剪以维持树冠结构健康稳定。
8. 采收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茶叶采摘的时间节点及质量要求。比如高档名优绿茶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开始采摘,而大宗红茶则可适当延后至谷雨之后。
通过遵循上述技术要点,能够有效提升茶树种植的整体效益并保障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