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原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勘察方法、资料整理与分析以及勘察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平原区堤防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其他类似区域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Levee Projects in Plai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平原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DB41/T 2618-2024)是河南省针对平原地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规程对平原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适用范围、一般规定、勘察等级划分、勘察阶段及内容、勘探布置、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成果提交等关键环节作出了明确要求,为规范和提高平原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规程中关于勘察等级划分的部分尤为重要。根据堤防工程的重要性、堤防高度以及场地复杂程度,将勘察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例如,对于一级堤防工程,由于其重要性高且可能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全面的地质调查和深入的物探工作。而三级堤防工程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勘察程序,但仍需确保满足基本的安全需求。
在勘察阶段与内容方面,规程强调了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勘察三个主要阶段的工作重点。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着重查明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初步设计勘察需要进一步细化地质结构,而施工图设计勘察则要为具体施工提供详尽的地质资料。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勘察深度和技术手段,以保证勘察成果能够指导后续的设计与施工。
勘探布置也是规程中的一个关键点。规程指出,勘探点的布置应当结合堤线走向、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质构造情况合理安排。特别是在穿越不同地层或存在特殊地质现象的地段,应加密勘探点密度,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地下情况。此外,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还需特别注意布置水文地质观测孔,以监测地下水动态变化。
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部分同样不容忽视。规程推荐使用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多种原位测试方法来获取土体力学性质参数,并明确规定了各类试验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同时,室内试验则需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些测试结果将直接用于评价土体承载力、渗透性等关键指标,从而为堤防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规程还对最终成果文件的内容和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份完整的勘察报告应当包含任务书、勘察目的、场地概况、勘察方法及布置、地质条件描述、测试分析结果、结论与建议等内容。报告应图文并茂,数据翔实,结论明确,能够全面反映勘察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成果价值。
总之,《平原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DB41/T 2618-2024)是一部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术规范,它不仅明确了平原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而且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操作指南,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导。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开展平原区堤防工程地质勘察时,都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规定,以确保勘察质量和工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