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鹅常见病毒病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疫情监测、卫生管理、免疫接种和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鹅养殖场及养殖户进行鹅常见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 Viral Diseases in Geese DB41/T 2596-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96-2024《鹅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鹅养殖过程中常见病毒病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毒病监测与诊断
规程要求定期对鹅群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对于疑似感染病毒病的鹅只,需及时采集样本送至专业机构检测。其中,第5.1条规定了病毒病监测的时间节点,包括春季和秋季两次集中监测以及在发现异常情况时随时监测。这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病毒病风险,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病毒病的重要手段。根据规程第6.1条,应按照免疫程序对鹅群进行疫苗接种。具体而言,新生雏鹅应在7日龄左右接种第一针疫苗,并根据疫苗种类完成后续针次。同时,规程强调要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储存条件符合要求,以保证免疫效果。
卫生管理
良好的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规程第7.1条指出,养殖场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圈舍及设备。特别是在发病期间,需增加消毒频率,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此外,还应注意控制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防控病毒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规程第8.1条建议合理安排饲料配方,保证营养均衡,增强鹅体抵抗力。同时,要注意饮水卫生,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防止因水质问题引发疾病。
应急处理
当发生病毒病疫情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至关重要。规程第9.1条规定,在确认疫情后立即隔离患病鹅只,切断传染源。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面排查,查明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此过程中,还需注意保护未感染区域的安全,防止疫情扩散。
以上是对DB41/T 2596-2024规程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地提升鹅群健康水平,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