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向日葵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盐碱地向日葵的种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nflower Cultivation i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NLT 0012-2025 盐碱地向日葵种植技术规程》中,相较于2018版标准,新增了“盐碱地土壤改良措施的适用性评估”这一重要条文。该条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在盐碱地农业利用方面从“被动适应”向“主动调控”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新标准第6.3条规定:“在进行向日葵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盐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及质地等指标,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措施的适用性评估,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模式,选择适宜的改良方法。”
这一条文与旧版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不再仅强调“改良措施的实施”,而是增加了“适用性评估”的前置环节,要求种植者在采取任何改良手段之前,必须对土壤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以确保所选方法科学有效。
应用该条文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评估指标。土壤盐分含量是核心指标,通常采用电导率(EC)测定法,当EC值超过4 dS/m时,即为重度盐碱地,需优先考虑物理或化学改良措施。同时,pH值也是关键参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向日葵的生长,一般建议pH在6.5至7.5之间。此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地也会影响改良效果,如黏重土壤更易积盐,需配合深翻和增施有机肥。
其次,评估应结合当地实际。不同地区的盐碱类型和成因各异,例如滨海盐碱地多为氯化物型,而内陆盐碱地则可能以硫酸盐为主,其改良方式亦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套用一种模式,而应因地制宜。
最后,评估结果应指导具体措施的选择。例如,若评估显示土壤盐分较高但排水良好,可优先采用灌溉洗盐;若土壤结构差且盐分渗透困难,则需结合深耕和客土置换。对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应加大腐熟农家肥或绿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总之,“适用性评估”作为新标准中的关键条款,不仅提升了盐碱地种植的科学性,也为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向日葵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种植者在实际操作中应高度重视这一环节,避免盲目投入,确保每一分资源都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