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用牡丹无公害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油用牡丹的无公害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hazardous Production of Oil Peon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169-2015《油用牡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沧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用牡丹的无公害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建园
条文规定: 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块。
解读: 这一规定强调了基地环境对油用牡丹生长的重要性。适宜的土壤条件能够保证牡丹根系健康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pH值范围内的设定是为了避免因酸碱度不适导致的养分吸收障碍。
栽培管理
条文规定: 种苗应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种苗;栽植密度为每亩2000-2500株。
解读: 使用健康的种苗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保障初期生长质量。合理的栽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促进植株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整体生长。
肥料使用
条文规定: 应采用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适量化肥;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及工业废弃物作肥料。
解读: 强调了有机肥料的优势,如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全面营养等。同时明确禁止使用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作为肥料,这不仅保护了环境也维护了产品的安全性。
病虫害防治
条文规定: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手段进行病虫害控制;化学农药仅限于必要时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解读: 此条规定体现了无公害生产的环保理念,通过非化学方式减少环境污染风险。当确实需要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确保产品残留符合标准。
收获与加工
条文规定: 当花瓣颜色变淡、花心开始枯萎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
解读: 明确了最佳收获时机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及时处理新鲜材料则能防止因长时间存放而影响品质。
以上是对DB1309T 169-2015中一些重要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你了解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