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抗虫棉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具体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杂交抗虫棉的高产栽培生产。
Title:Hybrid Bt Cotton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147-2014杂交抗虫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沧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杂交抗虫棉,实现高产高效。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抗虫性好、产量高的杂交棉品种。例如,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这些指标确保了棉花种子的质量,为后续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基础。此外,还强调要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种植区域,避免盲目引种造成经济损失。
二、播种技术
播种期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过深不利于幼苗出土;过浅则容易导致水分蒸发快而影响出苗率。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与株距,以利于通风透光和机械化作业。
三、田间管理
1. 肥水管理:苗期追肥不宜过多,以免徒长影响后期开花结铃;蕾期至花铃期则是需肥高峰期,应及时补充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灌溉方面,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在干旱季节适当增加灌水量。
2. 病虫害防治:本规程特别突出了对棉铃虫等主要害虫的监控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如百株棉铃虫卵量超过5粒),就要立即采取生物农药或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处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天敌昆虫,维持生态平衡。
3. 整枝打顶:适时摘除多余枝叶可以改善田间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一般在主茎长到6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打顶,以后视具体情况再做调整。
四、采收贮藏
收获时间直接影响籽棉品质。当大部分棉铃开裂且纤维色泽洁白时即为最佳采摘时机。采收后要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对于收获下来的籽棉,应分类堆放于通风干燥处,并定期翻动检查,确保安全储存直至出售或加工。
以上便是对《DB1309T 147-2014杂交抗虫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希望广大农户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操作,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