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红花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球选择与处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西红花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rocus Sativus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3416T 013—2023《西红花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西红花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西红花的栽培过程,提高产量与品质。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土壤选择与处理
该规程指出,西红花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晒,并施足基肥。具体要求是:土壤pH值应控制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并且要确保土壤没有病虫害残留。
二、种球选择与处理
规程强调了种球质量的重要性。要求选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大小均匀的种球作为繁殖材料。种球在种植前需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者福尔马林喷洒等方法,以防止种球携带病原菌影响后期生长。
三、种植密度与深度
根据规程的规定,西红花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可种植种球约50-60个,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株距为15厘米。种植时种球顶部应略高于地面,埋深约为5-8厘米,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透气性,又能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四、田间管理措施
规程还特别提到田间管理对于西红花栽培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浇水:西红花喜湿润但不耐涝,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地浇水,特别是在开花前后更要注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2. 施肥:除了前期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需追施几次速效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植株健壮成长。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比如使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来控制害虫数量。
五、采收与加工
最后,在采收环节也给出了明确指导。当花朵开放后第二天早晨及时采摘,此时花柱质量最佳。采摘下来的花柱需立即摊晾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也可以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加快干燥速度,但温度不得超过45℃,以免影响品质。
以上就是关于DB 3416T 013—2023《西红花栽培技术规程》的一些关键内容解析。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西红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