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乡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网格划分、工作内容、信息管理、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城乡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评估。
Title: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Grid-based Servic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乡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DB6109T 299-2024)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乡社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第3章 基本要求
# 3.1 网格划分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网格划分应遵循“规模适度、方便管理、无缝对接”的原则。这意味着每个网格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应当合理,确保能够有效开展服务和管理活动。例如,在城市地区,一个网格通常覆盖500至1000户居民;而在农村地区,则可以根据自然村落的分布情况来划定。
第4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
# 4.2 网格员职责
网格员是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主要职责包括信息采集、事件上报、政策宣传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网格员需要定期走访所负责区域内的住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第5章 服务内容
# 5.1 公共安全服务
在公共安全服务方面,标准强调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网格员需掌握所在区域的安全隐患点,并定期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或紧急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此外,还要求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第6章 工作流程
# 6.1 事件处置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事件从发现到解决的整个流程。首先,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或者居民反映发现问题后,需立即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然后,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调查核实,并制定解决方案。最后,网格员要跟踪事件处理进度,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将结果反馈给居民。
第7章 考核评价
# 7.2 考核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涵盖了网格划分合理性、网格员履职情况、服务满意度等多个方面。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
以上是对《城乡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DB6109T 299-2024)中部分重要条款的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促进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