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葡萄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砧木培育、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出圃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葡萄嫁接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pe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69T112-2017《葡萄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葡萄嫁接育苗的技术流程,提高苗木质量。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砧木准备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根据栽培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葡萄品种和砧木。例如,对于干旱地区,推荐使用抗旱性强的砧木品种如SO4;而在盐碱地则可选用耐盐碱的砧木如5BB。砧木需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以防止病害传播。
二、嫁接方法与时间
标准规定,最佳嫁接时间为春季芽眼开始萌动但尚未展叶时,此时砧木和接穗的生命力旺盛,成活率较高。常用的嫁接方式包括劈接法和舌接法。劈接法适用于较粗壮的砧木,而舌接法则更适合细小砧木。操作时要求刀具锋利,切口平整,确保两者形成层对齐紧密接触,并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固。
三、苗圃管理
苗圃环境需保持清洁,定期清除杂草并防治病虫害。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施肥上强调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特别是在新梢快速生长期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同时,要及时摘除多余的侧芽,集中养分供给主蔓发育。
四、苗木出圃标准
合格的葡萄嫁接苗必须达到一定的生理指标,包括高度不低于80厘米,茎粗不小于0.8厘米,叶片数不少于12片等。此外,还应对苗木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测,确保无检疫性病虫害,方可出圃销售或用于生产。
以上内容基于DB6169T112-2017标准中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升葡萄嫁接育苗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