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机械化高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储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玉米机械化高效栽培生产。
Title:Corn Mechanized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69T122-2018 玉米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是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机械化高效栽培的技术流程,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选择与处理
条文内容: 标准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建议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种子质量对玉米种植成功的重要性。高纯度和高发芽率可以确保出苗整齐,增强作物的整体生长一致性。此外,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管理难度。
2. 土壤准备
条文内容: 要求耕作深度达到20-25厘米,地表平整无明显大块土石,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30%之间。
解读: 深耕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减少杂草竞争。适当的土壤湿度则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的问题。
3. 播种方式与密度
条文内容: 推荐采用机械播种,行距保持在50-60厘米,株距根据品种特性调整,每公顷适宜留苗数为45000-60000株。
解读: 机械化播种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能保证播种均匀性。合理的行距和株距能够优化光照利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
4. 施肥管理
条文内容: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施用;追肥应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进行一次,每次每公顷施尿素约150-200公斤。
解读: 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且能改良土壤结构,而化肥则提供速效养分支持作物快速生长。分期施肥策略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供给养分,避免浪费并防止肥害。
5. 病虫害防治
条文内容: 应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及时采取物理、生物及化学措施防控病虫害。
解读: 提前预警和综合防治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关键。通过合理使用天敌、诱捕器等物理和生物方法,结合必要时的化学药剂喷洒,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损失。
以上是对《DB6169T122-2018 玉米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农户可以更好地实施科学种植管理,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