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和玉米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和玉米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Wheat Relay Cropping of Forage Rapeseed and Corn in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329—2024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与玉米高效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沿岸及其类似生态条件地区的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玉米种植。该区域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这种复种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品种选择
1. 饲用油菜:应选用抗寒性强、生育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如当地推广的\"饲油2号\"等。这些品种能适应短茬口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长周期。
2. 玉米:宜选用中晚熟、耐密植、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杂交种。推荐使用\"登海605\"等优良品种。这类玉米品种能够充分利用前期土地养分积累,实现稳产增效。
三、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饲用油菜应在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15日。这样可以确保油菜有足够的生长时间积累养分。
2. 播种方式: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20-25厘米之间,株距视品种而定。这样可以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合理密度。
四、田间管理
1. 施肥:饲用油菜施基肥时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以上,并配施氮磷钾复合肥750公斤。玉米则需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调整施肥量。
2. 灌溉:灌区应实行节水灌溉措施,遵循少量多次原则。特别是在饲用油菜和玉米的关键生长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
五、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积累。
2. 综合治理:发生病虫害时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处理,但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六、收获加工
1. 收获时期:饲用油菜应在开花结荚期刈割,留茬高度5-8厘米;玉米则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收获。
2. 加工利用:收获后的饲用油菜应及时青贮或晒制成干草,作为优质饲料原料。玉米则需脱粒后妥善储存,以备后续加工使用。
此标准为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各地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