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驴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驴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Donke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505T 095-2020《驴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驴的人工授精操作流程,提高繁殖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采精频率
标准规定采精频率为每周不超过3次。这是基于公驴的生理特点设定的,过于频繁的采精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每次采精后需要给予适当的休息时间,以保证公驴的健康和生殖能力。
2. 精液保存温度
精液保存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这一范围能够有效延长精液的存活时间,确保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活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精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3. 输精前检查
在进行输精操作之前,必须对精液进行显微镜下检查,确认精子活力不低于70%且密度不低于10亿/mL。这是保障受胎率的重要步骤,不合格的精液将直接影响配种效果。
4. 输精时机
标准建议在母驴排卵前后24小时内进行输精。这个时间段是母驴最容易受孕的时间窗口,错过了这个时间窗口,即使输精也可能无法实现受孕。
5. 输精量与次数
每次输精的精液量应控制在10~20毫升之间,并根据母驴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复输精。重复输精可以增加受孕几率,但需注意间隔时间和剂量,避免过度刺激母体。
这些条文的严格执行对于提高驴的人工授精成功率至关重要。通过遵循标准的操作规程,不仅可以提升繁殖效率,还能更好地保护动物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