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总体架构、接口功能、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及安全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ad Vehicle Data Interface Based on Smart Lamp Po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160—2022基于智慧灯杆的道路车辆数据接口技术规范》是由广州市发布的关于智慧灯杆与道路车辆数据交互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传输协议
标准要求智慧灯杆和车辆之间采用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交换。具体而言,数据应使用JSON格式进行编码,并通过HTTP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这一规定旨在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或泄露。
数据采集频率
对于车辆通行状态监测,标准建议每秒采集一次数据。如果涉及紧急情况如交通事故,则需要增加采集频率至每0.5秒一次。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及时地捕捉到异常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快速响应依据。
数据字段定义
标准明确了若干关键数据字段及其含义:
- vehicle_id:唯一标识每辆车辆的身份码;
- speed:当前行驶速度;
- location:精确到米级的地理位置坐标;
- timestamp:数据记录的时间戳;
- event_type(可选):事件类型,如正常通行、减速、停车等。
这些标准化的数据字段有助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整合与分析,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安全性保障措施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及公共安全,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加密处理的重要性。所有敏感信息都必须经过AES-256位加密算法加密后再传输,并且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解密查看具体内容。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合法机构和个人能够获取相关数据。
系统兼容性测试
在实施阶段,任何新增设备或软件版本上线前都需要完成严格的兼容性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不同品牌智慧灯杆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
- 各类车载终端与智慧灯杆的数据交互稳定性;
- 面对突发状况时系统的应急响应表现。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4401T 160—2022》不仅关注了技术细节层面的要求,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复杂场景,力求构建一个高效、安全且易于扩展的智慧交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