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赤松茸(大球盖菇)林下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黑龙江省范围内进行的赤松茸(大球盖菇)林下栽培及其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Forest-understory Production of Red Pine Mushroom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72-2024《赤松茸(大球盖菇)林下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发布的,为赤松茸的林下栽培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规程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并要求种源纯正,确保菌种质量。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优质的菌种是高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其次,在栽培环境条件上,规程强调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重要性。例如,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通常在15℃至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同时需要适当遮阴以避免强光直射。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赤松茸能否健康快速地生长。
再者,关于播种方法,规程推荐采用覆土栽培的方式,具体步骤包括清理场地、整地作畦、播撒菌种、覆盖培养料及土壤等环节。其中特别提到要均匀撒播菌种并压实,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区域都能得到充分的接种机会,提高出菇率。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规程建议采取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比如设置防虫网、定期喷洒生物农药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最后,在采收管理中,规程明确了最佳采摘时间以及正确的采收方式。一般情况下,当子实体长到一定大小且尚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使用干净锋利的小刀贴近基部割取,避免损伤周围未成熟的幼菇。
综上所述,《赤松茸(大球盖菇)林下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收获整个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问题,对于从事该领域的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