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靛牛肝菌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黄靛牛肝菌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检验。
Title: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Boletus edul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109─2014《黄靛牛肝菌质量要求》是浙江省丽水市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黄靛牛肝菌的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首先关于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黄靛牛肝菌是以丽水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自然生长的黄靛牛肝菌子实体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产品的地域性和原材料来源,确保了产品的正宗性。
在感官要求上,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色泽应呈浅黄色至深褐色;气味具有黄靛牛肝菌特有的香味,无异味;形态完整,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这些要求旨在保证产品的外观、气味和质地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理化指标方面,标准规定了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5%,灰分含量不得超过6%。这样的限制有助于控制产品的含水量和矿物质含量,从而延长保质期并保证营养价值。
微生物限量则严格限定了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数量,确保食品安全。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净含量的偏差范围,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此外,标准还涉及了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每种检验方法都有详细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环节,标准也给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包装材料需无毒无害,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贮存环境需干燥通风等,这些都是为了保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311T 109─2014《黄靛牛肝菌质量要求》不仅涵盖了产品质量的各个方面,而且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