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良好农业规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大蒜的种植和生产管理。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for Garlic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1T 85-2023《大蒜生产良好农业规范》是河南省针对大蒜种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大蒜种植地的土壤应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灌溉用水需满足GB 5084的要求。这意味着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有机污染物不得超过一定限值,而灌溉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汞、镉等也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这旨在确保大蒜生长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二、肥料使用
标准强调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害物质的污泥作为肥料。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并鼓励使用生物有机肥。对于化肥的使用,要求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同时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合理轮作倒茬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积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害虫成虫。化学药剂的使用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抗药性产生,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四、采收与贮藏
标准对采收时机提出明确要求,应在植株叶片枯黄、假茎变软时进行收获。采收后应及时晾晒,避免长时间堆放造成发热霉变。贮藏环境要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0-4℃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5%-70%。这些措施有助于延长大蒜的保鲜期,保证其品质。
五、记录管理
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种子来源、肥料使用情况、病虫害防治记录等信息。所有记录至少保存两年以上,以便追溯查询。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生产透明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六、环境保护
标准特别提到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田退化,比如合理安排耕作制度、保护土壤结构等。此外还要求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从多个环节入手,全面规范了大蒜生产的各个环节,旨在提升产品安全性的同时兼顾生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