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采用跳仓法施工的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kip-Warehouse Method of Super Long Mass Concrete Structures DB11/T 1200-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00-2023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第3.1.2条中提到“跳仓法施工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合理划分施工区段”。这意味着施工单位在采用跳仓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布局、结构形式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施工区段。合理的分区不仅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因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产生。
其次,第4.1.3条指出“跳仓间隔时间不宜小于7天且不宜大于14天”。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混凝土的水化热释放规律及收缩变形特性制定的。适当的间隔时间可以有效控制相邻区块之间的温差变化,防止由于温差过大而引发裂缝。同时,过长或过短的间隔时间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严格遵守。
再者,第5.1.4条规定了“跳仓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清除浮浆、湿润基层、使用界面剂等方法,以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
最后,在第6.2.5条中强调了“跳仓法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工作”。通过实时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表面温度及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对于预防裂缝尤为重要。此外,还应对沉降观测点定期检查,以便掌握建筑物整体稳定性状况。
综上所述,《DB11/T 1200-2023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跳仓法的应用流程和技术要点,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风险。各相关单位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