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建筑工程中木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木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 Part 6: Timber Structure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32.6-2023《建筑施工工艺规程 第6部分:木结构工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木结构工程施工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木结构”、“承重木结构”等术语的定义。例如,“承重木结构”是指通过木材或木基材料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体系。这一定义帮助施工人员明确哪些结构属于承重范围,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材料要求
标准强调了木材的选择与处理。例如,木材应无腐朽、虫蛀现象,含水率需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防腐、防虫处理,标准规定了具体的药剂种类及使用方法,确保木材在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此外,还特别提到连接件如螺栓、钉子等的材质和规格,要求其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值。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标准指出,施工现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所有机械设备都需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施工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构件加工
关于构件加工,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构件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范围;
- 切割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或缺口;
- 对于需要拼接的构件,接缝处必须紧密贴合,不允许存在空隙;
- 加工完成后应对每个构件进行编号以便安装时准确匹配。
安装与验收
安装阶段,标准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确保各部件位置正确无误。特别是在节点部位,要特别注意加强固定措施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另外,在完成全部安装工作之后,还需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主要包括外观质量、连接牢固程度以及是否满足抗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始终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比如佩戴防护用品、设置警示标志等基本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高空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带、搭建脚手架等具体做法。
以上是对DB11/T 1832.6-2023《建筑施工工艺规程 第6部分:木结构工程》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保障木结构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