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拂子茅属观赏草的繁育、栽培及管护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拂子茅属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rnamental Grasses in genus Calamagrost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198-2023拂子茅属观赏草繁育栽培与管护技术规程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拂子茅属观赏草的繁育、栽培及后续管理。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种苗繁育环节中,标准明确规定了播种前种子处理的要求。例如,对于种子质量,要求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0%。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每一批用于播种的种子都达到这一标准。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消毒的重要性,推荐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5分钟后再行播种,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保障幼苗健康成长。
其次,在栽培环境的选择上,该标准指出种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同时建议采取垄作方式,垄宽控制在1米左右,行距保持在60至70厘米之间。这样的布局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并便于后期田间管理作业如灌溉、施肥等工作的开展。
再者,在日常管护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浇水策略。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春秋季节可每隔3至5天浇一次水;夏季高温时则需增加频率至每天早晚各一次;而冬季休眠期则减少到每周一次即可。另外还提到要定期修剪枯黄叶片和过密枝条,这不仅能够保持植株美观整洁,也有助于促进新梢萌发,提高整体观赏效果。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部分,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原则来进行综合防控。比如可以通过设置防虫网覆盖温室大棚来阻挡害虫侵入;利用粘虫板监测成虫数量变化趋势;以及人工捕捉幼虫等方式减少害虫基数。当确有必要使用农药时,则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配比施用,并注意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产品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综上所述,《拂子茅属观赏草繁育栽培与管护技术规程》DB11/T 2198-2023从多个维度为从业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提升拂子茅属观赏草的质量水平及其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