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台账基础数据元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数据元设计原则、数据元目录及属性。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台账相关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
Title:Safety Production Ledger Basic Data Elements Specification for Business and Operation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台账基础数据元规范》(DB11/T 2195-2023)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和管理安全生产台账提供了规范化指导,有助于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关于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界定了“安全生产台账”这一概念,它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种记录、表格、文档等信息集合。这些资料对于追溯事故原因、评估安全绩效以及改进安全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台账的基本要求
1. 完整性:所有涉及安全生产的信息都应当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不得遗漏任何重要的安全数据。
2. 准确性:数据必须真实可靠,确保能够反映实际情况。
3. 及时性:应及时更新台账内容,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4. 保密性:对于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数据应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数据元的具体规定
# 人员管理类
- 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岗位职责等。这部分信息有助于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范围,并便于紧急情况下联系相关人员。
- 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明:需详细列出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名单及其证书有效期等信息。这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保障特殊工种操作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
# 设备设施类
- 设备清单:涵盖所有生产设备、检测仪器等资产的名称、型号、购置日期、维护保养记录等内容。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预防故障发生。
- 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情况:记录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存放位置及使用流程等相关信息。严格控制危险品的管理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 风险管控类
-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方案、完成时限等细节。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消除潜在威胁。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每次应急演练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模拟情景描述、效果评价等内容都要详尽记载下来。这样不仅可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还能总结经验教训用于未来改进。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此标准,建议各生产经营单位首先组织内部培训,让全体员工了解相关规定的重要性;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最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开发专门的应用程序来自动收集整理各类数据。
总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台账基础数据元规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框架体系,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落实相关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