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住宅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节能运行技术要求、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及性能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农村住宅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节能运行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Energy-saving Oper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ir-source Heat Pump Heating Systems in Rural Residen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172-2023农村住宅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运行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空气源热泵在农村住宅供暖领域应用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系统设计要求
- 条文: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热负荷需求合理选择设备容量,确保热泵机组的额定制热量不低于计算热负荷的1.1倍。
- 解读:这一规定旨在避免因设备容量不足导致的供暖不达标问题。通过增加10%的安全裕量,可以保证系统在极端天气或设备老化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基本的供暖效果。
2. 运行参数设定
- 条文:冬季供暖期间,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至20℃之间,供回水温差宜控制在5℃至10℃范围内。
- 解读:合理的室内温度范围不仅能够满足舒适性需求,还能有效降低能耗。同时,供回水温差的控制有助于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比,减少运行成本。
3. 节能运行策略
- 条文:应采用分时分区控制策略,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政策,在用电低谷时段优先运行热泵系统。
- 解读:通过实施分时分区控制,不仅可以节省电费支出,还能减轻电网压力。这种策略特别适合农村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电力供应相对稳定且峰谷电价差异明显。
4. 维护保养要求
- 条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包括清理换热器表面污垢、检测管道连接处是否泄漏以及校准传感器精度。
- 解读:定期维护是保障空气源热泵长期高效运行的基础。及时清除换热器上的污垢可以显著提升换热效率;而对管道连接处的严密性检查则能防止漏水事故的发生;校准传感器精度有助于准确监控系统状态。
5. 安全防护措施
- 条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设置过载保护功能;室外机应置于通风良好且不易积水的位置。
- 解读: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漏电保护装置和过载保护功能可以有效预防电气事故;而合理选址则可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损坏。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规程中几个核心部分,希望对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