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坛花卉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种子及种苗质量要求、育苗基质与容器选择、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种苗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花坛花卉种苗的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Flower Bed Ornamental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52-2023主要花坛花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北京地区花坛花卉种苗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苗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苗应选用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在种苗处理环节,要求对种苗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害传播,同时强调种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二、育苗基质与环境控制
育苗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推荐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草炭土或珍珠岩等轻质材料作为基质,并要求基质pH值维持在6.0-7.0之间。对于育苗环境,规定温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15℃-18℃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
三、水肥管理
关于水肥管理,标准提出要根据花卉种类的不同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避免积水造成根系腐烂。施肥时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氮磷钾比例通常为1:1:1,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锌等。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种苗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建议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以及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喷洒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间隔期后才能移栽。
五、种苗出圃
当种苗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准备出圃。标准要求在起苗前两天适当减少浇水量以便于操作,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保护好根部结构完整性。此外还强调了记录档案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种苗来源、生产日期、处理措施等内容,以便追溯质量责任。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