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韭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韭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ull-process Mechanization of Leek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526-2017《韭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是武汉市地方标准,于2017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旨在通过机械化手段提高韭菜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播种环节
- 标准规定了韭菜播种应采用精量播种机或穴盘育苗方式。精量播种能够精确控制种子的数量与分布,避免浪费种子同时保证出苗均匀;穴盘育苗则便于后期移栽作业,提升幼苗存活率。
- 提倡使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技术,在保护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2. 田间管理
- 要求配备高效植保机械如自走式喷杆喷雾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药物喷洒均匀且不伤及作物本身。
- 强调合理灌溉的重要性,推荐滴灌系统作为主要供水方式之一,它可以精准供给植物所需水量,既节水又环保。
3. 收获加工
- 规定了韭菜收割应使用专用割草机完成,这种设备操作简便快捷,能大幅缩短采收时间。
- 对于收获后的处理过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分级包装等步骤,以保持产品质量。
4. 安全与环保
-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药使用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 废弃物如塑料薄膜、农药瓶袋等需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 培训指导
- 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落实,《韭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为实现韭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