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丽江市营造林工程中各项资源消耗的定额标准,包括人工、材料和机械等方面的计算方法与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丽江市范围内的营造林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Title:Lijiang City Afforestation Engineering Consumption Quo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7T 69—2024 丽江市营造林工程消耗量定额》是云南省丽江市针对营造林工程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林业生产实际情况,对营造林工程中的各项操作流程、材料使用、机械配备等进行了规范和指导。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该标准适用于丽江市行政区域内各类营造林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其基本原则强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济高效。具体来说,在选择树种时应优先考虑本地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在造林方式上提倡人工造林与天然更新相结合;在作业方法上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原有植被造成破坏。
二、主要技术指标
1. 苗木规格:规定了不同种类树木苗高、地径的具体要求。例如,对于乔木类树种,一级苗的标准为苗高不低于2米,地径不小于2厘米;而对于灌木类,则要求苗高至少达到50厘米以上。
2. 整地质量:明确了不同地形条件下适宜的整地方式及其深度要求。如平缓坡地宜采用全面整地法,深度控制在30-50厘米之间;陡坡地段则推荐带状或穴状整地,并确保土壤翻耕松软。
3. 栽植密度:根据不同树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栽植间距。以柏木为例,在一般情况下株行距设定为2×3米较为合适;而针叶材林分可适当增加密度至1.5×2米。
三、机械化施工要求
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标准特别强调了对各类机械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管理:
- 要求所有参与作业的机械均需经过专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对于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在实施大规模集中造林项目时鼓励采用无人机辅助勘测定位,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人为误差率。
四、质量管理与验收程序
为了保证最终成果符合预期目标,《DB5307T 69—2024》还详细制定了关于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以及竣工验收工作的具体步骤:
- 每个阶段都设置了明确的质量检查点,包括但不限于种子处理前后的抽样检测、幼苗移植初期成活率统计分析等环节;
- 明确指出当实际完成面积超出合同约定范围时需重新核定工程量并调整支付比例;
- 强调任何隐蔽工程都不得隐瞒事实真相,一旦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DB5307T 69—2024》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种植技术要点,更融入了许多创新理念和技术手段,旨在推动丽江市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进程。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造林成效,还能促进当地生态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