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移栽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移栽后管理、化学防治措施及综合防控策略。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移栽稻田杂草的防控工作及相关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in Weeds in Farmland - Part 3: Transplanted Rice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996.3-2024《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第3部分:移栽稻田》是一项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移栽稻田中主要杂草的防控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移栽稻田”、“杂草”等基本概念。例如,“移栽稻田”是指通过人工移植秧苗的方式种植水稻的农田;“杂草”则是指在稻田中非人为种植且对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的植物。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措施提供了明确的对象范围。
杂草种类识别
标准列出了移栽稻田常见的杂草种类及其特征,如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等。每种杂草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种子传播方式、生长周期等。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防控原则
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应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非化学方法控制杂草,仅在必要时使用化学除草剂。此外,还强调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倡保护天敌昆虫和其他有益生物。
技术措施
# 农业措施
包括合理轮作、适期播种、科学施肥等。例如,通过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少某些特定杂草的发生;适时播种则可以让稻苗快速覆盖地面,抑制杂草生长;合理的施肥不仅促进稻苗健壮生长,还能增强其对杂草的竞争优势。
# 物理措施
如深耕翻土、地膜覆盖等。深耕能够将深层土壤中的杂草种子翻至表层,在干燥条件下使其失去活性;而地膜覆盖则能有效阻止杂草种子发芽。
# 生物措施
利用天敌昆虫或其他生物制剂来控制杂草。例如,释放食草性昆虫或使用微生物农药,既环保又可持续。
# 化学措施
当上述方法不足以控制杂草时,可选用合适的化学除草剂。标准特别指出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施用,并注意不同除草剂之间的混配禁忌。
监测与评估
要求定期监测稻田内杂草的发生情况及防控效果,及时调整策略。同时,建立档案记录每次防控活动的具体信息,以便日后参考和改进。
培训与推广
最后,强调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本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以上是对DB21/T 3996.3-2024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