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资溪白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与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资溪白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Zixi White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588-2023《资溪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资溪白茶的加工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料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制作资溪白茶的鲜叶应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嫩梢。这些嫩梢需保持新鲜、无病虫害,并且在采摘时要轻采轻放,避免损伤叶片。这一规定确保了茶叶原料的质量,为后续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基础。
2. 萎凋过程:萎凋是白茶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要求将采摘后的鲜叶摊放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自然萎凋,温度控制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70%左右。萎凋时间通常为12至18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天气条件和鲜叶的含水量。正确的萎凋能够促进鲜叶内部物质转化,形成独特的香气与口感。
3. 杀青工艺:虽然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但部分工艺可能会涉及短时间的杀青处理以停止酶促氧化反应。标准建议采用低温慢炒的方式进行杀青,锅温控制在120℃至150℃范围内,时间约为3至5分钟。这样做既能有效防止茶叶变质,又能保留其天然风味。
4. 干燥方法:干燥是决定资溪白茶品质的重要环节。标准推荐使用烘干机进行干燥,设定温度为80℃至90℃,分两次完成整个干燥过程。首次干燥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部分水分,第二次则侧重于提升茶叶香气并固定形状。通过合理安排干燥工序,可以使成品茶达到理想的干度和色泽。
5. 包装储存:成品茶需要密封包装后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的影响。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定期检查库存情况的重要性,一旦发现有受潮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如重新干燥或更换包装材料等。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6/T 588-2023中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与深入解析。遵循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溪白茶的整体质量水平,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茶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