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资溪白茶种植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茶树品种选择与繁殖、茶园建立、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资溪县范围内资溪白茶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Zixi White Te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587-2023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资溪白茶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中挑选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病虫害能力强、品质优良的白茶品种。这主要是基于资溪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富含矿物质等,适宜特定品种生长。选用适合本地环境的品种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管理难度。
其次关于种植密度,标准规定每亩种植约2000株左右。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茶园通风透光良好,又有利于植株间合理竞争养分,促进根系发育。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茶园生态结构,为后续管理和采摘奠定基础。
在施肥环节,强调施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年至少施一次基肥,追肥则根据茶树生长情况灵活调整。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确保茶树获得充足营养供给。
病虫害防治部分提出采用物理、生物方法优先,化学药剂作为最后手段的综合防控策略。例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释放天敌昆虫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发生。这种绿色防控措施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保障了茶叶质量安全。
此外,标准还对灌溉系统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议建立完善的滴灌或喷灌设施,以满足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及时有效的灌溉可避免因缺水导致的减产现象。
最后,在采摘管理上,明确规定了春茶采摘标准及时间,通常在清明前后开始,要求芽头饱满、叶片完整。并且提倡轻采轻放,减少机械损伤,确保原料品质。
以上就是对《DB36/T 587-2023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资溪白茶种植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