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植物栽植土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验收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植物栽植土的质量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Planting Soil of Landscape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585-2023《园林植物栽植土质量要求》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园林植物栽植土的质量,确保园林植物健康生长。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栽植土的物理性质是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中明确规定栽植土的容重应在1.0g/cm³至1.4g/cm³之间。这一范围既能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又能为植物根系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过大的容重会导致土壤板结,阻碍空气流通和水分渗透,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养分吸收;而过小的容重则会使土壤过于松散,难以固定植物根系,不利于植物稳定生长。
土壤的总孔隙度应保持在45%到60%之间。总孔隙度反映了土壤中空隙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着土壤的通气性和持水能力。适宜的总孔隙度可以确保土壤既能储存足够的水分供植物使用,又能够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避免根系因缺氧或积水而腐烂。同时,这一范围内的孔隙度还能为土壤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
栽植土的pH值是一个衡量土壤酸碱性的指标。标准中指出,栽植土的pH值应在6.0到7.5之间。这个范围适合大多数园林植物的生长需求。pH值过低(酸性过高)会抑制植物对某些营养元素如钙、镁等的吸收,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生长不良等症状;而pH值过高(碱性过强)则会影响铁、锰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同样不利于植物健康生长。因此,维持适宜的pH值对于保障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5%。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充足的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形成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为植物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有机质还是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基础,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进一步转化成可供植物利用的各种养分。
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共同构成了优质栽植土的基础,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为园林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