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动物嗜肺巴斯德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判定和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动物中嗜肺巴斯德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Title:Laboratory Animals - Detection Method of 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02-2023《实验动物 嗜肺巴斯德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中嗜肺巴斯德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实验动物中嗜肺巴斯德杆菌的检测。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该方法仅用于实验动物相关领域,避免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混淆。
2. 术语和定义
- 嗜肺巴斯德杆菌: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呼吸道疾病。
- 荧光定量PCR:利用荧光染料或探针实时监测PCR过程中DNA扩增量的技术。
这些定义为后续检测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帮助理解检测原理和技术手段。
3. 试剂与材料
- 引物和探针:需经过优化设计并验证特异性。
- DNA提取试剂盒: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试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试剂的质量和适用性有严格要求。
4. 仪器设备
- PCR仪:具有荧光检测功能。
- 离心机:用于样品处理。
设备性能直接影响检测效率和结果可靠性,需定期校准和维护。
5. 样品采集与保存
- 样品应新鲜且无污染。
- 使用无菌容器存放,并在-80℃条件下长期保存。
样品质量是检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采样和保存不当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6. 检测步骤
- 样品DNA提取:采用适合的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 PCR反应体系配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配置。
- 扩增程序设定:包括预变性、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
- 数据分析:通过软件获取Ct值并进行结果判定。
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7. 结果判定
- Ct值小于阈值为阳性,大于阈值为阴性。
-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需满足要求。
结果判定依据科学合理,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8. 质量控制
- 定期进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
- 内部设立质控品监控检测过程。
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持续改进检测技术和提高数据可信度。
以上是对DB36/T 1902-2023标准中关键内容的解读,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