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准备、宣传教育和创建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乡镇(街道)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活动。
Title:Cre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eduction Demonstration Townships (Streets)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指南》(DB42/T 2152-2023)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了规范指引。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组织管理方面,该标准要求乡镇(街道)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这强调了领导层对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灾害风险形势,制定应对预案。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指南提出要合理规划避难场所布局,确保其位置安全、交通便利,并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设施。每个乡镇至少要设置一处固定避难场所,面积需满足人口疏散需求。此外,还应加强公共建筑抗震设防改造,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
针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标准指出要编制涵盖地震、洪水等多种灾害类型的综合应急预案,并组织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演练应当覆盖所有关键环节,包括预警发布、人员转移安置等,以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预案编制过程,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宣传教育培训方面,要求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面向全体干部群众的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引导,通过课堂讲解、实践活动等形式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防灾观念。此外,还应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这些内容体现了从组织架构到具体实施再到持续改进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乡镇(街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