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染场地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工作程序、勘察方法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污染场地的工程勘察工作,为污染场地修复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155-2023 污染场地工程勘察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污染场地工程勘察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污染场地的工程勘察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勘察工作的地域性和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规程对“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污染场地”被定义为因人为活动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块。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污染场地的认识。
3. 勘察工作程序:规程详细规定了从初步调查到详细勘察的工作流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样品采集与分析等环节。强调了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如初步调查需确定污染范围和程度,而详细勘察则要提供详细的地质结构和污染分布情况。
4. 样品采集与检测:在样品采集方面,规程指出应根据污染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并保证样品代表性。同时,对样品的保存、运输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止二次污染。检测项目应涵盖重金属、有机物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评估污染状况。
5.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规程要求将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并形成完整的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场地概况、污染特征、风险评估结果及建议措施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报告格式的一致性,便于后续使用和管理。
6. 健康与安全:考虑到勘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因素,规程专门设置了健康与安全章节。要求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7. 环境保护:为了减少勘察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整个勘察过程中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比如控制扬尘、合理处置废弃物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DB42/T 2155-2023 污染场地工程勘察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污染场地勘察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了实际操作中的细节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湖北省内污染场地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