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宜宾市公共机构水耗定额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定额指标、监测与评估及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宜宾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公共机构的用水管理和节水评价。
Title:Yibin Public Institutions Water Consumption Quota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125—2024宜宾市公共机构水耗定额管理规范》是宜宾市为加强公共机构用水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入手,进行深度解读。
核心目标与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宜宾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公共机构的用水管理工作。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设定合理的水耗定额指标体系,推动公共机构在日常运营中实现节水型单位建设。这意味着无论是政府机关、学校还是医院等各类公共机构都需按照此标准执行相应的节水措施。
水耗定额指标设定
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型的公共机构应达到的基本水耗限值及先进水平值。例如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基本水耗限值设定为每平方米年用水量不超过XX立方米,而先进水平则要求控制在XX立方米以内。这种分级设定既考虑到了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普遍情况,也为未来技术进步预留了发展空间。
节水管理制度建设
在节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建立健全内部节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建立用水台账制度、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以及实施节水设备改造计划等内容。同时指出,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节水工作,并确保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节水教育培训活动,以提高全体员工的节水意识和技能。
监测与评估机制
为了保证水耗定额的有效落实,标准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估机制的要求。具体来说,公共机构需要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对各主要用水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并按季度向主管部门提交用水统计报表。此外,还要求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节水效果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支持与保障措施
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标准特别强调了技术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产品,比如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装置等,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公共机构节水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其克服资金短缺和技术难题。
综上所述,《DB5115T 125—2024宜宾市公共机构水耗定额管理规范》不仅为宜宾市公共机构提供了明确的节水目标和路径,而且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支持手段,促进了全市范围内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