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脱毒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甘薯脱毒种苗的繁育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irus-free Sweet Potato Seedl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781-2023《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甘薯脱毒种苗繁育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苗来源与选择
- 标准要求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无病毒侵染的母本植株。具体来说,母本植株需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确保不携带常见的甘薯病毒如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这一规定旨在从源头上保证种苗的质量,避免因病毒携带导致后续种植过程中出现减产等问题。
2. 脱毒处理方法
- 标准推荐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嫁接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热处理温度通常控制在35至40摄氏度之间,持续时间根据植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之后通过茎尖嫁接技术获取无病毒的芽片,再将其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增殖。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病毒,同时保持优良品种特性。
3. 环境条件控制
- 在组织培养阶段,对光照、温度和湿度都有严格要求。例如,光照强度一般设定为2000至3000勒克斯,温度维持在20至25摄氏度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与生长,提高脱毒成功率。
4. 田间管理措施
- 种苗移栽至大田后,需要定期监测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物理隔离法防止蚜虫传播病毒、合理轮作以减少土壤传播风险等。此外,还需注意施肥量及灌溉频率,避免过量造成植株徒长或干旱影响产量。
5. 质量检验与认证
- 每批次出厂前都必须接受抽样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指标要求。检测内容涵盖外观形态、生理活性以及病毒含量等多个方面。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标时才能获得正式认证并投放市场。
以上几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