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中应急医用洗消设施的配置要求、管理流程及使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相关单位、医疗机构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在应对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时的洗消工作。
Title: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al Decontamination Facilities in Dangerous Chemicals Inci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42-2023《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医用洗消设施配置与管理规范》是浙江省发布的关于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中应急医用洗消设施配置和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要求在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现场应配备专门的应急医用洗消设施。这些设施应当具备快速部署、高效清洗的功能,并且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化学污染物。例如,第5.1条指出,“洗消设施应包括但不限于洗消帐篷、洗消池、冲洗设备等”,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中,都需准备相应的装备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其次,关于人员培训部分,标准强调了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根据第6.2条的规定,“所有参与洗消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这不仅是为了保证个人安全,也是为了确保整个救援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再者,在物资储备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第7.3条提到,“至少应储备足够一次大规模洗消行动所需的清洁剂、防护用品及其他耗材”。这样的规定有助于应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此外,对于设施维护保养也有明确规定。按照第8.1条所述,“定期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并记录每次使用后的维护情况”。这样可以预防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问题发生,同时也有利于追踪历史数据用于改进管理策略。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应急预案制定。依据第9.2条,“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应急响应流程,可以帮助团队熟悉操作步骤,提高整体协作效率。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医用洗消设施配置与管理规范》从设施配置到人员培训再到物资储备及维护保养等多个维度给出了全面指导,为有效应对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