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高速公路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和建设原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智慧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mart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40-2023智慧高速公路总体技术要求》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技术指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系统架构:标准要求智慧高速公路应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基础的综合信息平台。这一平台需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应用服务能力,并实现与省级交通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这意味着各路段的信息系统不仅要独立运行,还需整合资源形成统一的数据网络。
2. 感知层建设:强调通过布设高清视频监控、毫米波雷达等设备来实现对道路状况的全面感知。特别是在事故多发区段,应增加传感器密度以提高监测精度。此外还提出利用5G技术提升通信效率,确保各类感知数据能够快速传输至数据中心。
3. 安全防护措施:明确规定所有涉及敏感信息处理的系统都必须采取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策略,防止非法入侵或数据泄露。同时要求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对于关键设施如收费站、服务区等,则需要配备物理防护装置以及紧急报警系统。
4. 信息服务功能:指出应当向公众提供实时路况播报、天气预报、拥堵预警等多种信息服务。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还能增强用户体验。另外还提到可以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信息并参与互动反馈。
5. 节能减排考量:鼓励采用新能源供电方式如太阳能路灯照明,并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通行费支付手段。此外还建议优化路线规划减少不必要的绕行从而降低碳排放量。
6. 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了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如何启动相应级别的响应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临时指挥中心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制定详细的疏散方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等方面内容。
以上几点只是整个标准体系中的部分内容,但它们涵盖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将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向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