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设施与设备、菌种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生产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香菇的工厂化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Shiitak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27-2023《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浙江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从设施设备、菌种管理、生产工艺到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对香菇工厂化生产进行了规范,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以下是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设施与设备要求
标准规定,香菇工厂化生产应配备专用的生产车间、培养室、灭菌设备、冷却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施。其中特别强调车间内部需保持清洁卫生,地面材料应选用防滑、易清洗的材质,并且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此外,培养室内温湿度调控装置必须能够精确控制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范围内,以满足香菇生长的需求。
2. 菌种管理
对于菌种的选择和使用,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菌种来源必须正规可靠,优先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定通过的优良品种。其次,在接种前应对菌种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无杂菌污染且活力良好。标准还指出,菌种保存温度应控制在4℃-10℃之间,并定期检查其活性状态。
3. 生产工艺流程
标准明确了香菇工厂化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母种培养→原种制作→栽培种培育→装袋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环节。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技术参数。例如,在发菌期间要定期翻堆检查,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菌丝受损;而出菇阶段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照强度和通风量,促进子实体健康发育。
4. 环境控制
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保证香菇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特别提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和微生物状况,必要时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灯或臭氧发生器来净化空气。同时,还需注意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2%,过高会影响香菇产量和质量。
5. 安全生产措施
最后,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同时,仓库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电气线路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定期维护保养生产设备,确保运行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B33/T 1327-2023为推动我国香菇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共同促进这一特色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