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美白对虾节能减碳养殖管理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南美白对虾的节能减碳养殖管理。
Title:Energy-Saving and Carbon-Reduction Aquaculture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hiteleg Shrimp in Zhejia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9/T 101-2023《南美白对虾节能减碳养殖管理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推动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选址与设施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养殖场地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具体来说,要求养殖区远离工业污染源,并具备良好的水源条件。此外,提倡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量。对于新建或改建的池塘,建议使用防渗膜等材料来提高池底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漏水风险并保持水质稳定。
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
在苗种选择方面,标准强调应选用经过健康检测且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同时,还规定了合理的放养密度,即每平方米水面面积内不宜超过50尾虾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密度过高而导致的竞争压力及疾病传播问题。
饲料投喂管理
关于饲料投喂,标准提出了“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天至少分三次均匀投喂,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投饵量。另外,鼓励使用环保型配合饲料,这类饲料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较低水平的磷含量,有助于减少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疾病防控措施
为了确保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其中包括定期消毒池塘环境、监测水质指标以及实施疫苗接种计划等措施。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隔离病虾并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同时做好记录以便追溯原因。
能耗控制与碳足迹评估
最后,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标准特别关注如何降低整个生产周期内的能耗水平。例如,推荐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变频水泵代替传统电机;优化加热冷却系统的运行模式;合理规划用电时间避开高峰时段等等。此外,还需对每批次产品的碳足迹进行量化分析,以此作为改进工艺流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总之,《南美白对虾节能减碳养殖管理技术规范》为我国南方地区开展高效低碳型水产养殖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指导。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还能促进当地渔业经济向绿色转型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