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要求、实施路径、评估方法及持续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浙江省内各类区域开展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gional Green and Low-carbon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规范》(DB3305/T286-2023)是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区域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开展创新示范建设。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于规划与设计
标准指出,示范区域的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确保布局合理性和资源高效利用。具体而言,在规划阶段需明确目标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碳排放强度降低比例、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等。此外,强调要采用生态优先原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鼓励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升设计精度和效率。
绿色建筑要求
对于区域内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规范》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所有建筑均需达到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应等级以上水平。特别提到,住宅类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公共建筑则需注重节能措施如外墙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及高效暖通空调系统的配置。同时提倡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能源消耗实时监测与优化控制。
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本部分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在区域内的应用比例。要求至少30%以上的电力供应来自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并且鼓励因地制宜地开发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位置的选择也有明确规定,需结合建筑物屋顶结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以提高发电效率并保障安全性能。
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
针对固体废弃物处置,《规范》强调实行分类收集制度,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体系。提倡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建材产品,减少填埋量的同时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另外还要求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社会参与机制构建
为增强公众意识和支持力度,《规范》建议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组织培训课程等形式普及低碳理念和技术知识,引导居民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同时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绿色低碳项目建设当中来。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若干核心条款较为详细的分析阐述,希望有助于理解其内涵实质及其实际操作意义。